长安汽车
德邦证券——6月深蓝G318正式上市,阿维塔将首批搭载华为乾崑ADS 3.0
事件:长安汽车公布6月销量。6月,长安汽车实现汽车销量22.5万辆,同比-0.3%,环比+8.8%。其中,长安自主品牌销量18.9万辆,同比+2.0%,环比+10.5%;自主乘用车销量13.8万辆,同比+0.1%,环比+12.2%。此外,6月自主品牌海外销量2.9万辆,同比+46.3%,环比-11.9%;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6.4万辆,同比+60.0%,环比+15.6%。2024年1-6月,长安汽车累计实现汽车销量133.4万辆,同比+9.7%;自主品牌累计销量112.1万辆,同比+9.9%;自主乘用车累计销量82.2万辆,同比+7.0%;自主品牌海外销量20.3万辆,同比+74.9%;自主品牌新能源累计销量29.9万辆,同比+69.9%。
深蓝G318正式上市,深蓝、启源交付环比均提升。1)6月深蓝交付16,659辆,同比+107.2%,环比+15.9%。6月13日,深蓝G318正式全球上市,两驱版售价17.59万元至19.99万元,四驱版售价19.99至22.99万元,首发搭载深蓝超级增程2.0。可实现1)用电自由:具备6kW外放电功率、车内3.3kW外放电功率、智能增程12kW原地驻车发电能力;2)空间自由:具备1747L后排座椅放倒后后备箱空间;3)较强的驾驶&穿越能力:配备同级唯一空悬+CDC+主动魔毯舒适三件套;可实现零百加速6.3s(四驱版)及0-100%扭矩分配;搭载两把差速锁及ET全地形系统。深蓝G318订单表现亮眼,上市70小时订单突破1万辆,上市5天订单突破14,126辆;2)6月长安启源交付15171辆,环比+11.9%,上半年累计交付72,968辆。
阿维塔将首批搭载华为乾崑ADS3.0,6月阿维塔登陆中东市场。阿维塔6月交付4,682台,同比+167.1%,环比+2.5%。1)智能化方面,阿维塔宣布将首批搭载华为乾崑ADS3.0,ADS3.0计划带来架构升级、安全升级、场景升级、泊车升级。2)出口方面,6月,阿维塔正式登陆中东,与阿联酋豪华品牌汽车经销商集团AISaqerGroup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推动阿维塔产品进入阿联酋市场,因地制宜,打造个性化的智能豪华新体验。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1.86、102.77、126.39亿元,对应PE为16、13、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价格竞争超预期、公司新能源转型不及预期、公司智能化进程不及预期、公司新车销量不及预期。
中国平安
华泰证券——平安并表陆金所,净资产或保持稳定
陆金所以股代息选择结果出炉,平安并表陆金所
7月3日,中国平安和陆金所发布联合公告,平安选择通过以股代息的形式收取陆金所此前的特别股息,平安占陆金所股份总数由41.40%增至56.82%,陆金所财务业绩将并入平安的合并报表。战略协同层面,平安将陆金所并表,意味着平安对陆金所更强的控制力,可能促进更紧密的合作。
财务表现上,我们预计并表对平安的净资产影响可能较小。我们维持对平安2024/2025/2026EPS的预测RMB7.58/7.99/8.24,维持基于SOTP估值法的目标价RMB70(A)/HKD69(H)和买入评级。
平安对陆金所的持股比例升至56.82%
陆金所于3月21日宣布发放100亿人民币的特别股息,合USD2.42/ADS,并同时公告了以股代息计划,股东可以选择以现金形式收取特别股息,也可以选择全部通过以股代息收取股息(不可以一部分现金,一部分以股代息)。
陆金所分别于6月26日和7月2日完成对美股和港股股东以股代息选择的统计。陆金所股东安科技术和平安海外控股(均由平安全资拥有)均选择以股代息,平安对陆金所的持股占比将由41.40%提升至56.82%,因此平安将陆金所业绩并入财务报表,我们预计陆金所仍将保持相对独立的运营。特别分红引起投资者兴趣,宣告当日陆金所股价上涨45.7%,叠加1Q24陆金所业绩出现好转迹象,近期股价呈现波动上涨的趋势。
并表对平安净资产的影响或不显著
陆金所由平安的长期股权投资下的联营企业变为并表子公司,平安需要重估陆金所价值。截至2023年末,陆金所在平安财报中的账面价值是528亿人民币(长股投,权益法)。特别分红的除权日和派息日分别在6月和8月。 结合陆金所上半年的利润表现,我们估计陆金所在并表时点的账面价值约525亿人民币。假设并表后平安不调整陆金所的资产和负债,我们预计1H24陆金所的投后净资产(按股份占比56.82%计算)约521亿人民币,与价值重估前的账面价值差异不大,我们预计此次并表对平安净资产的影响不显著。此外由于选择以股代息,平安须就所有陆金所要约股份和美国ADS作出强制性全面要约,股份要约价格为USD1.127/股或USD2.254/ADS。
寿险NBV增长,财产险综合成本率偏高
1Q24平安录得EPSRMB2.07,同比下滑4.6%,主要由于投资表现略弱于上年。寿险新业务价值(NBV)增长强劲,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20.7%,主要由利润率上涨推动。财产险COR在一季度达到99.6%,属于历史上偏高的水平,主要受信用保证保险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风险提示:NBV大幅下滑、COR大幅上升、投资出现重大损失。
比亚迪
招商证券——四重视角下的新一轮成长周期
产品:基本盘强劲,DM-i5.0驱动新一轮产品周期
全球竞争力迅速提升。公司全球市占率逐年提升,截至2023年,公司全球市占率为3.5%,相较于2022年提升1.2个百分点,也是2023年市占率唯一提升的全球十大车企。
高端品牌销量高歌猛进。2023年公司高端品牌合计销售13.55万辆,同比增长1258.52%。目前公司腾势D9月销稳定在1万辆左右,稳居国内MPV销量榜首。
产品矩阵丰满,畅销车型众多。目前公司畅销车型主要为秦系列、宋系列、元系列、汉系列、唐系列以及腾势D9。其中宋系列销量最大,2023年销售65.06万辆,同比增长31.95%,宋PLUSDM-i、宋ProDM-i均为国内畅销榜前十车型,目前月销均稳定在2万辆以上。元系列已经跃升至公司第二畅销的车型,2023年销售49.21万辆,同比增长107.30%,元PLUS凭借其优异的性价比赢得消费者青睐。秦系列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是公司第三畅销的车型,2023年销售48.21万辆,同比增长38.12%,其中秦PLUSDM-i最低价已经降至7.98万,对目前销量仍旧较大的轩逸、朗逸、速腾等燃油车产生了强烈冲击,目前月销接近3万辆,随着DM-i5.0产品秦LDM-i的加入,秦系列销量有望继续高歌猛进、扩大份额。
DM-i5.0产品性价比优异,产品力出众。目前销量排行榜TOP10中,比亚迪(002594)海鸥、秦PLUSDM-i、元PLUS、宋PLUSDM-i、宋ProDM-I分别位列第3、5、6、8、9名,占据一半江山,除特斯拉ModelY之外,销量榜前十均为10万左右的车型,该价格带比亚迪的竞争对手主要有日产轩逸、大众朗逸、大众速腾三款合资车。搭载DM-i5.0的秦L相较于这三款合资车优势非常明显,一是价格更低、二是车型更大、三是综合油耗显著降低。我们认为,随着DM-i5.0车型的逐步放量,在10万左右的价格带,比亚迪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出口:潜力巨大,增长迅速,积极拓展海外产能
2024年1-4月,我国汽车累计出口187.8万辆,同比增长25.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6万辆,同比增长27.3%。从目的地来看,俄罗斯、墨西哥和巴西出口量位居前三。新能源出口的前三大市场分别是比利时、巴西和英国,巴西是目前出口增量最多的国家。
整车出口增长强劲。截至2024年5月,公司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阿联酋等77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底为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1-6月,公司累计出口20.34万辆,同比增长171.98%,截止到2024年4月,公司出口销量已经跻身国内第三,相较于2023年上升了四个名次,目前是巴西和泰国市场销量王。积极布局海外产能。泰国:2023年3月,公司首个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在泰国奠基,将采用最先进的右舵汽车技术,年产能约15万辆,生产的汽车将投放到泰国本土市场,同时辐射周边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该生产基地将竣工并投产。巴西:2023年7月,公司宣布在卡马萨里市设立由三座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分别为电动客车和卡车底盘生产工厂、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工厂,以及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加工工厂。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产线涵盖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车型,计划年产能达15万辆。匈牙利:2023年12月22日,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成为首个在欧盟地区建设乘用车工厂的中国汽车企业,计划在三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营,主要生产在欧洲销售的乘用车车型。
技术:手握众多核心技术,筑造竞争壁垒
公司在以“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指导下,长期在主业产品研发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积累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和前沿创新技术,其中成熟核心技术有:刀片电池技术、DM-i/DM-p/DMO超级混动技术、八合一电驱总成技术、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e平台3.0技术等;前沿创新技术有:e四方技术、云辇系统、整车智能技术等。同时公司在2023年与英伟达深化合作,联手打造智能汽车。
财务:费用及折旧摊薄空间大,盈利弹性巨大
目前公司各项费用均远超行业其他竞争对手,尤其在研发投入方面,2023年公司单车研发费用达到1.31万元,2024年1季度单车研发费用更是上升至1.69万元。后续随着公司销量提升,单车费用也将显著下降,进而提升公司盈利弹性。2023年公司资本开支达到历史新高1220.94亿元,2024年一季度公司资本开支260.94亿元,同比下降19.36%,目前新能源汽车增速趋缓,我们认为后续公司资本开支相较于2023年高点也将有所下降,因此未来几年公司折旧将达到峰值,后续由于折旧逐渐趋于平缓而公司销量持续增长,单车折旧有望显著下降,从而提升公司单车盈利空间。
投资建议:目前公司正处于新一轮产品周期起点,高、中、低端产品矩阵丰富,覆盖价格带均有畅销车型,出海增长迅猛,手握众多核心技术以及前沿技术,竞争壁垒高,财务弹性大,公司竞争优势正在不断强化,后续公司经营具备高弹性和高确定性,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高端产品销售不及预期;2、整车海外销售不及预期。
北方华创
中邮证券——深硅刻蚀受益HBM持续扩产
投资要点
2.5D和3D封装技术作为突破集成电路发展制程瓶颈的关键,TSV(硅通孔)关键工艺拉动二十余种设备发展。近年人工智能迅猛发展,2.5D和3D封装技术革新了芯片互联方式,成为突破集成电路发展制程瓶颈的关键。3DIC封装如HBM(高带宽内存)和2.5D封装技术如CoWoS被广泛应用并加速发展,拉动集成电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TSV技术作为先进互联方式,在HBM和CoWoS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TSV制造流程而言,以2.5Dinterposer为例,其制造流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TSVprocess-VialastorViamiddle(TSV孔的制造)、Frontsideprocess-DualDamasceneprocess(正面制程-大马士革工艺)以及Backsideprocess-CuExpose&RDLprocess(背面制程-露铜刻蚀和再布线层制程)。每个部分具体环节对应不同设备及不同指标。TSV生产流程涉及到深孔刻蚀、PVD、CVD、铜填充、微凸点及电镀、清洗、减薄、键合等二十余种设备,其中深孔刻蚀、气相沉积、铜填充、清洗、CMP去除多余的金属、晶圆减薄、晶圆键合等工序涉及的设备最为关键。随着2.5D和3D封装技术的应用,TSV作为关键工艺将拉动集成电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先进封装领域用刻蚀+薄膜+炉管+清洗全面布局,静待国内2.5D和3D封装技术大放异彩。公司深耕集成电路装备产业二十余载,可为先进封装领域客户提供TSV制造、正面制程-大马士革工艺、背面制程-露铜刻蚀和RDL工艺的全面解决方案,涉及刻蚀、薄膜、炉管、清洗四大类二十余款装备工艺解决方案:
1)刻蚀:PSEV300设备在TSV工艺中采用快速气体和射频切换控制系统结合的方式,在高深宽比深硅刻蚀中精准控制侧壁形貌,实现侧壁无损伤和线宽无损伤,刻蚀均匀性、选择比更佳;采用每腔单片设计,具有更好的气流场均匀性和真圆度工艺表现;通过优化机台晶圆边缘保护装置,提高产品良率;在2.5D工艺中,公司提供可满足BVR(背面通孔暴露)和BFR(背面平整暴露)不同工艺需求的刻蚀工艺解决方案;HSED300设备在PlasmaDicing(等离子体切割)工艺中针对小芯片制造具有高刻蚀速率和高深宽比能力优势,具有多种UV膜的冷却方式,保证UV膜的延展性,实现高质量的芯片切割;BMDP300设备作为封装领域Descum(去残胶)的主力产品,在Bumping(凸点工艺)、Fanout(扇出封装)、2.5D&3D应用中的残留光刻胶去除、残余金属去除、表面活化等工艺方面,为客户提供Descum解决方案。
2)薄膜:公司采用PEALD(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方式沉积二氧化硅保护层,可实现更好的侧壁形貌和底层覆盖率;在TSVBarrier/SeedDeposition(阻挡层/种子层沉积)工艺中采用PVD(物理气相沉积)设备解决方案,能满足金属扩散阻挡层/种子层的膜厚、均匀性、粘附性要求,防止金属扩散,确保器件电学性能、结构完整性和工艺兼容性。
3)炉管:公司设备在TSV工艺的退火环节中通过出色的温度控制能力和工艺表现,实现铜的晶粒分布更加均匀,降低电阻率,提高TSV的制造质量和性能。
4)清洗:公司设备在TSV工艺中可实现水溶性化学物质的结合,有效去除侧壁聚合物,确保深孔内壁清洁;在2.5D工艺中可降低铜的腐蚀率,提高化学品应用效率,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302/403/53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76/10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31倍、22倍、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技术迭代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下游扩产不及预期风险。
盐津铺子
东北证券——深度报告:渠道产品齐发力,守正出奇促增长
求变进取,多元发展的休闲零食制造企业。公司于2005年成立,由盐津特色果干逐渐升级为辣卤、深海、烘焙、薯片、蒟蒻、鹌鹑蛋、果干七大核心品类,是少有的多品类休闲零食企业。2021年前,公司主要依靠直营渠道快速铺岛,充分享受烘焙品类第二曲线的增长红利。疫情期间商超人流下滑,公司积极求变,主动收缩直营渠道,并吸取经验以“直营商超树标杆,经销商全面拓展、渠道下沉,电商、零食渠道等新兴渠道积极突破”的全渠道均衡发展策略全面转型升级。
公司主要逻辑:1)渠道为王:除传统直营KA外,公司重点发力电商、量贩渠道。电商方面,由于平台流量碎片化明显,公司均衡发展传统电商平台和抖音、快手等新兴平台,引入合伙人机制激发电商自运营团队活力。量贩方面,公司加快与头部品牌合作,受益于各品牌跑马圈地叠加SKU数目提升的双重红利,不断开拓全国市场。2)产品力领先:公司针对休闲零食小而杂的特点,重点选择空间广阔、集中度低、健康的蓝海品类,以跟随式策略,凭借高性价比优势收割竞品份额。深海零食、休闲烘焙等老品增速稳定,魔芋、蒟蒻及鹌鹑蛋三大单品放量迅速。3)体系护航:公司在上游已布局完善多个核心原材料生产加工子公司,95%以上均由公司自主生产,采用数字化技术协同管控,由于公司在切入新子行业时,就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的闭环,因此公司新品可快速铺货放量,降本增效。 未来增长展望:1)渠道端:零食量贩在乐观/中性/悲观假设下预计开店空间为7.9/5.8/4.6万家,极限空间约8.2万家,目前距天花板尚远。定量装方面,将凭借渠道精细化运营带动魔芋、蒟蒻、鹌鹑蛋突破华北、华东、四川、广东四大区域。2)产品端:核心三大单品市场方兴未艾、空间广阔,公司通过整和上下游产业链构筑总成本壁垒,兑现“低成本之上的高品质+高性价比”承诺,有望打造十亿级别大单品。
零食量贩展望:2020年,由于商场客流减少及电商平台流量碎片化加剧,零食量贩行业以低价高周转优势承接部分客流兴起,头部品牌跑马圈地奔向全国化进程。目前,行业仍处上升阶段,呈现好想来和零食很忙双寡头格局,CR2达42%,预计未来中小品牌将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提高,头部品牌将着重提高盈利水平,主打差异化发展。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亿元、8.4亿元、1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24%、22%,最新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x、14x、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量贩渠道开店增速放缓,新品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锦波生物
光大证券——2024年半年报业绩预告点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延续高增长,公司上半年经营表现超预期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业绩预告,1H2024实现归母净利润2.9~3.1亿元,同比增长165.0%~183.3%。
点评:胶原蛋白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上半年利润表现超预期:2Q2024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9~2.1亿元,同比增长184%~214%,业绩增长超预期。
我们认为公司上半年业绩继续保持高增长主要原因系:1、2024年开年,公司登陆分众传媒(002027),携手国内头部机构,10城同启薇旖美元计划,深耕消费者心智,树立医美重组胶原蛋白领军企业的市场形象,扩大品牌市场影响力;2、国内胶原蛋白渗透率不断提升,令公司的产品在医美院线的单店销量实现高增长;3、下游渠道数量的开拓;4、公司推出的重组3型+17型胶原蛋白联合治疗方案以及10mg产品薇旖美至真对营收和利润带来了增量贡献。 未来2-3年,预计将推出新的产品,拉长高速成长期:研发端,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研发新产品及产品升级。目前公司在A型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自交联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发,与此同时,公司已经拥有了二类械的私密护理产品兰蜜,我们预计未来2-3年,公司将在重组胶原蛋白填充方向和私密护理方向,积极申报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丰富目前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矩阵,延长公司在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的高成长时间。
积极拓展国际大牌合作,参加海外展会,为品牌出海奠定基础:公司积极推动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与国际大牌之间的合作,2023年12月,公司与欧莱雅达成合作,成为“小蜜罐面霜二代”的原料供应商;2024年3月,公司为修丽可“铂研针”(械三)代工,与海外头部品牌合作,通过背书效应,能有效提升公司的国际知名度;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参加海外展会,积累海外渠道和人脉资源,为将来产品出海奠定基础。2024年4月,公司产品亮相法国In-cosmeticsGlobal,In-cosmeticsGlobal是欧洲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个护及化妆品原料展会之一,2024年5月公司参展美国纽约化妆品展览会。
上半年利润表现超预期,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公司2024H1薇旖美收入延续高增、修丽可代工业务快速起量,利润表现超预期,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6年营收预测至14.56/20.66/27.66亿元(上调幅度分别为15%、11%、7%);上调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40/9.08/12.11亿元(上调幅度分别为25%、16%、8%),对应EPS分别是7.23、10.26、13.6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14、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新品商业推广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