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Stock

全球券商监管查询APP

简体中文
下载APP
首页-资讯-

A股“热力”飙升!回购规模翻了近三倍,中期分红计划前置

icon同花顺

2024-07-02 20:40

记者崔文静 北京报道 拿出真金白银回购、分红,过去不少上市公司并不情愿。如今,在监管的一再倡导之下,上市公司回购、分红积极性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回购方面,今年1-6月份,1645家上市公司合计回购99

  拿出真金白银回购、分红,过去不少上市公司并不情愿。如今,在监管的一再倡导之下,上市公司回购、分红积极性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回购方面,今年1-6月份,1645家上市公司合计回购992.84亿元,回购规模接近去年同期的3倍。其中,被视为最为利好投资者的注销式回购,数量增至904家,占比超半数;以市值管理为目的的回购家数亦有大幅增长。

  分红方面,发布2023年度分红方案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去年多出374家;截至7月2日,发布2024年度分红预案的上市公司已达98家。而在往年,通常7月下旬方有公司发布分红计划。

  业内人士分析称,上市公司回购、分红热情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新规的约束与激励,尤其是新“国九条”及其配套措施明确将回购注销金额纳入现金分红金额计算,同时将分红与减持相挂钩后,使得包括常年不分红的“铁公鸡”在内的诸多上市公司注销式回购与分红积极性双双大增。

  受访人士同时提到,当前有些企业业绩存在很大提升空间、资金链较为紧张,大规模回购与分红心有余而力不足。待此类公司后续业绩改善后,分红与回购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

  回购公司数已超去年全年

  记者了解到,去年年中开始,监管即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回购力度。去年7月至今年2月期间,上市公司每月回购规模屡创新高。

  2024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规模渐趋稳定。今年上半年,除去回购规模颇高的2月(265.01亿元)以外,其他月份回购规模稳定在125亿元至161亿元之间,为去年7月的月回购规模(61.17亿元)的2倍有余。

  对比上市公司1-6月回购总规模,增幅更为可观。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上市公司回购规模高达992.84亿元,同比增幅195.04%,去年同期回购规模仅为336.51亿元;2020年,A股上半年回购规模仅有234.9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实施回购的上市公司达到1645家,这一数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从回购目的来看,计划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仍然最多,达到1015家,但其占比已经有所下降。

  占比增加的回购目的主要有两类:股权激励注销、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旨在稳定股价,上半年以此为目的进行回购的上市公司共计237家,约为去年同期(52家)的4.5倍。在受访人士看来,当前相对较低的股价,以及企业对自身发展前景的信心,是上市公司以市值管理为目的进行回购的主要原因。

  注销式回购因其能够减少流通股份而被视为对投资者最为有利的回购方式,但其对上市公司而言成本较高。鉴于此,在很长时间内,我国资本市场以注销为目的的回购占比很低。

  随着监管不断鼓励上市公司加大注销式回购力度,今年春节后注销式回购逐渐增加。新“国九条”及其配套措施将回购注销金额纳入现金分红金额计算。并且在明确分红与上市公司减持相挂钩以后,上市公司注销式回购积极性再度提升。

  今年上半年,以注销为目的的回购共计904家,另有667家上市公司新增回购预案。仅6月,即有凯莱英(002821)、金发科技(600143)、厦门国贸(600755)、同力日升(605286)四家上市公司抛出规模超亿元的注销式回购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早些已经发布回购计划的上市公司,将回购目的调整为股权激励注销,典型如6月28日新发公告的新天药业(002873),其拟将前期于1月17日至2月2日期间所回购的401.72万股股份的用途进行变更并注销,由“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变更为“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更早间,东方财富(300059)也曾公告称,将原计划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调整为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回购资金总额高达5亿元至10亿元。

  从回购金额来看,大手笔回购频现。今年上半年,药明康德(603259)、三安光电(600703)、宁德时代(300750)、九安医疗(002432)、顺丰控股(002352)、通威股份(600438)回购规模在10亿元以上。其中,药明康德回购规模最大,高达20亿元。1-6月回购规模在5亿元、3亿元、1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分别为24家、49家、226家。

  中期分红热度提升

  除了回购,加大分红力度、一年多次分红,同样是证监会鼓励方向。受此影响,分红,尤其是中期分红,成为年内上市公司参与热度提升的明显之处。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已经有98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中期分红计划,超过2023年中期分红上市公司总数的五成、超过2022年中期分红上市公司总数的七成。而在往年,上市公司分红计划通常在7月下旬以后才会发布,8月中期分红高峰方会到来。

  以2023年为例,8月份发布中期分红董事会预案公告的上市公司数量达182家,占比超九成;最早发布中期分红计划的为藏格矿业(000408),其公告日期为2023年7月25日。换句话说,去年此时,尚无上市公司发布中期分红计划。

  “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宣布中期分红计划,从时间上来看相比去年显著提前;按照此前8月为中期分红计划发布高峰的节奏推测,后续可能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进行中期分红。”受访人士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发布中期分红计划的上市公司以央国企为主,民营企业发布分红预案者相对较少。而从往年上市公司中期分红情况来看,民营企业分红数量不低,同时不乏大手笔分红之作。在受访人士看来,这意味着当前上市公司中期分红仅为开端,接下来上市公司分红家数与单家分红规模将进一步增大,年内上市公司分红力度大概率将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

  中期分红增加的同时,上市公司年度分红积极性同样提升。截至7月2日,发布2023年度现金分红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达到3855家,占比72.26%。而在2019年-2022年期间,进行年度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比例则分别为69.92%、70.13%、69.18%和66.67%。

  在受访人士看来,上市公司中期、年度分红积极性的双双增加,根源在于分红不达标将被给予特别关注。其中,最为典型的分红约束有二。

  一方面,分红与减持密切挂钩。证监会5月24日发布的《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再度明确,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破发破净、分红不达标等情形下不得通过集中竞价或者大宗交易减持。

  另一方面,分红不达标者可能被ST。4月12日新“国九条”及其配套措施后,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在介绍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变化时表示:对分红不达标采取强约束措施。重点是将多年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纳入“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的情形。

  主板方面,对符合分红基本条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年均净利润的30%,且累计分红金额低于5000万元的公司,实施ST。科创板方面,考虑到不同板块特点和公司差异情况,将分红金额绝对值标准调整为3000万元。同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15%以上或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3亿元以上的科创板公司,可豁免实施ST。

  回购注销金额纳入现金分红金额计算。这一调整拟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届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即对应2022年度至2024年度。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