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上海市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
工业服务业是面向工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围绕提升产业智能化、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构建新型服务生态平台等内容,《行动方案》提出多项举措。
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此轮《行动方案》的焦点。
《行动方案》明确,上海要聚焦人工智能在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中的落地应用,开发故障分析、流程工艺等工业语料产品,推动工业大模型发展,促进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强化大模型在药物筛选、分子结构预测、药品检验检测等方面的应用。
作为劳动力供给的替代品,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未来极大限度解放生产力。不久前闭幕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特斯拉二代Optimus、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青龙”等25款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数量创下历年之最。
此次《行动方案》提出,上海要创建国家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汽车、电气设备生产和零部件加工等领域,打造一批人形机器人赋能制造应用场景,形成机器人生产解决方案。同时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标准研究。
近两年来,上海涌现出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从手、足、关节等多个模块积累了关键技术,并实现小规模量产,傅利叶GR-1、智元新创的远征A1、中电科21所的1号机器人、开普勒的先行者等多款通用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发布,实现双足避障行走。
浦东更是成为人形机器人发展重地。2023年国内发布的12款人形机器人,就有4款出自浦东,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
根据《行动方案》,到2027年,上海将打造不少于100家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服务平台;吸引不少于100家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态企业在“模速空间”集聚。
图片来源: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3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
在此背景下,上海提出推广“制造+服务”一体化新模式。到2027年,上海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培育营收10亿元以上、服务能力突出的平台企业50家,其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5家以上。
《行动方案》明确,上海鼓励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时尚消费等领域中的研发机构、设计企业、互联网平台、总部经济向制造业延伸升级,鼓励工业物流等企业发展实体经济。鼓励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探索IP硬件化、高端系统级芯片IP拼图式研发新模式,提高集成电路设计能力和芯片三维集成制造能力。
此外,上海支持航空、船舶企业建设总装制造与供应链服务协同创新平台,提升大型客机、大型邮轮的设计、建造、配套等能力;支持先进材料、合成生物等工业企业与人工智能、仿真计算等服务机构深度合作,通过应用高通量计算等技术,加快先进材料设计和工业菌种培育等关键技术攻关。
去年以来,低空经济加速“起飞”。界面新闻注意到,《行动方案》提出,上海将加快发展低空物流,规划布局低空航路航线网络,探索开通一批无人机货运、eVTOL(电动垂直起降)商业应用等航线。
此外,上海还将在浦东机场开展带电池、弱磁、化妆品等货物跨境运输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综合保税区外企业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保税维修业务试点。在自贸试验区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推动数据跨境流动。
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还指出,上海将建立市级重点产业母基金和并购基金,引导银行信贷、股权投资等社会资金投向工业服务业重点领域。
不止上海,今年3月18日,中国“工业第一城”深圳就召开了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推动服务业和工业互促共进、协同发力。
商务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南方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讲席教授夏文斌认为,深圳未来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
而这也是上海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的思路之一。
今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提升工业经济比重,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引导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根据计划,到2025年,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达1.8万亿元。